5大坊間流傳除甲醛生活貼士 / DIY技巧成效分析

以為跟足坊間「貼士」就處理左室內甲醛問題?隨時中伏!

一文分析各種做法長短處同局限!

 

- 備長炭 / 活性炭

能有效 ”吸附” 但不能 “分解 ” 甲醛,屬治標不治本方法,而且表面吸附面積有限,需要不斷更換。

 

- 放植物 / 盆栽

依賴植物光合作用 / 呼級作用吸入室內空氣時做到類似過濾空氣的效果,但浸會大學2010年研究已經清晰指出,除非你將居所佈置成植物園,否則少量盆栽根本不足以過濾整個室內的空氣,而且植物又會產生積水、蚊蟲、晚間釋放二氧化碳問題。

 

- 採用E0級別木材

首先強調根本沒有所謂「零甲醛」木材。

E0 是中國大陸 / 澳洲針對木材甲醛釋放量所製訂的分級標準,E0等級代表該板材的甲醛釋放量達到安全水平(少於0.5MG / L),但請注意,這只是在描述木材出廠時的甲醛釋放量,如果木材涉及後製(例如按客戶要求貼上其他紋路、轉色焗漆、追貼金屬裝飾表面等等),加工過程又可能涉及大量含甲醛材料,如此成品能否仍然可以在香港有限的室內空間內保持微量甲醛釋放,是非常值得懷疑的。

另外,即使採用E0級別木材,「疊加效應」仍然會令室內甲醛含量超標。即是一塊E0木材可能只釋放超低量甲醛,但多塊木材疊加起來同時適放「微量」甲醛,疊加起來數值就不一定安全了。

 

- 使用空氣清新機

是相對比較可靠的方法,因為其淨化空氣的原理經科學實證(有些是光觸媒濾網+UV燈,有些是利用臭氧分解有害物質),消委會亦會不定時抽檢其空氣淨化成效是否如同廠商所述,因此成效相對可信賴及有根據。但提提消費者注意一下換氣率(CADR,即一小時內能淨化多大空間的空氣),假如過濾空氣的速度不夠快,住戶就仍然有甲醛曝露風險,必要時考慮源頭治理雙管齊下。

 
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

理論層面而言,增加空氣流通確實有利於降低室內空氣甲醛濃度,但畢竟現實情況有很多局限,你我都心知肚明。在香港,根本不可能長期打開門窗---例如白天早上無人在家,自然習慣緊關門窗,又或者24小時冷氣開放。而更重要的是,開窗雖然有利降低甲醛濃度,這個舉動本身有代價,就是香港室外空氣質素不見得比室內好!相信大廈低層、窗口對正馬路等等住戶會特別有同感。清除甲醛本來就是為自己、為家人健康著想,開窗如果換來其他PM 2.5、蚊蟲、異味或病菌入屋,就得不償失了。